首页

国产在线视频综合论坛

时间:2025-05-25 19:51:09 作者: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刘宽忍接受国家监委监察调查 浏览量:67370

  进入4月以来,我国南方地区雨水频刷存在感,华南等地更是遭遇强降雨强对流“车轮战”,珠江流域的北江发生特大洪水,广州局地强龙卷造成人员伤亡。这个月南方到底下了多少雨?为什么今年华南前汛期一开场就如此强悍?进入5月,南方的雨还会继续下吗?

  4月以来广东东部累计降雨量超500毫米,龙门为常年同期5倍多

  国家气候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:4月1日至28日,我国江南、华南大部地区累计降水量都在100毫米以上;

  其中广东中东部、福建南部和西部、广西东部、湖南南部、江西南部和东部、浙江西南部等地都超过了300毫米;

  广东东部以及江西、福建局地甚至超过了500毫米。

  从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累计降水量来看,排名前三的站点均来自广东。其中排在首位的龙门累计降水量高达1128.9毫米,是常年同期的5倍多,第二位佛冈也超过了1000毫米。

 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,珠江流域多条河流水位暴涨,其中4月22日北江发生特大洪水,28日韩江发生今年第3号洪水。此外,广东多地出现山洪和地质灾害,部分城镇局地内涝严重。27日下午,受强对流云团影响,广州市局地出现直径大于5厘米的大冰雹,白云区钟落潭镇还出现强龙卷,造成5人死亡、33人受伤。

  29-30日江南华南仍有强降雨伴强对流,广东广西等地致灾风险大

  4月28日夜间开始,南方新一轮强降雨强对流天气又强势登场。据气象分析师介绍:

  4月29日,强降雨区主要集中在江南以及华南北部。

  4月30日,随着冷空气南下,强降雨区将南推至华南一带,以大到暴雨为主,部分地区大暴雨,并将伴有8至11级短时大风、雷电、冰雹、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。

  4月以来,南方降雨偏多,强对流天气频发,江南南部、华南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已经显著偏多。

  此次强降雨落区与前期降雨偏多区域重叠度高,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重庆等地致灾风险大,需注意防范。

  今年华南前汛期为何强势开场,未来强降雨还要持续多久?

  华南前汛期是我国华南地区4至6月出现的多雨时期。一般来说,5月下旬到6月上中旬是华南前汛期的鼎盛期,此时又恰逢端午节前后,因此也被称为“龙舟水”。但是今年的华南前汛期却“不走寻常路”,不仅提前5天开始,而且一开场就下出了“龙舟水”的气势。

  气象分析师表示,今年进入华南前汛期以来,副热带高压偏强,给华南地区持续输送充沛的水汽,加上北方冷空气不断渗透南下,与暖湿气流对峙,进而激发出持续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。同时,随着低涡切变线的发展,低空西南急流的持续,激发对流后容易在华南地区形成“列车效应”,导致当地降雨持续时间长、影响不断叠加。

  本轮强降雨过后,预计5月1日至2日,南方多地将转为小雨或多云的天气,但在华南仍有分散性阵雨,其中广东沿海局地有大雨。

  展望后期,5月3日至5日,随着暖湿气流再度加强,南方又将迎来新一轮强降雨过程,江汉、江淮、江南、华南及重庆、贵州等地有中到大雨,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,并伴有强对流天气。

  “五一”假期前两天,南方降雨虽然短暂减弱,但当地土壤含水量已经饱和,且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滞后性,因此公众假期出行需远离地质灾害隐患点、河道、低洼易涝区等危险区域,注意安全。假期后半段强降雨再起,南方地区的小伙伴们务必要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,提前做好防范工作。

点击进入专题: 南方多地遭遇强对流天气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Z世代”为殡葬业“正名”:融合科技创新 守护生命尊严

任河特大桥位于重庆市城口县境内,是西渝高铁全线重难点工程,大桥全长1180.52米,主跨为矮塔斜拉索加劲桥屏一体连续刚构,最高桥墩132米,塔高30米,最大跨度164米,由中铁十二局承建。

中国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红力,被查

美国舞蹈节主席乔迪·妮梅里奇特对记者说,她此前已在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看过演出,“感受就是非常精彩”。她相信在纽约林肯中心的4场演出也会同样打动观众。

中国建设银行举办“岁岁重阳” 首届“健养安”养老金融产品服务推介会

据中山大学介绍,此前,林斌、刘向东校友伉俪曾捐赠设立林斌刘向东奖学金,10年来激励了100位刻苦学习、努力创新的优秀中大学子,推动小米公益基金会捐赠设立“小米青年学者”项目和“小米奖助学金”。

谈及对下一届消博会的期待,鲁子说:“消博会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要的大门。我们还会带来新产品,让更多蒙古国产品走进中国。”(完)

2.6万拍下北京一房子2%份额,权益该如何分配?

通知要求,山西高度重视煤矿水害防治工作,各级各部门各煤矿企业对煤矿水害保持警觉,认识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,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,结合正在开展的治本攻坚三年行动,夯实基础保障,健全责任体系,狠抓措施落实,多层次、全方位推进水害防治工作,提升煤矿水害预防治理水平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